close

1026584820.jpg

【飆快車】

  我承認,我自己喜歡飆快車。

  記得第一次騎摩托車,那時候是老姊剛買一台小50。很期待興奮的心情坐上了摩托車上,那時腦海中只記得電視畫面的人都是用「非常帥氣」的方式來催油 門,「嗯!嗯!嗯!」馬力狂囂的聲音來自於手腕前後快速轉動。我一學的結果,就是生平第一次騎摩托車,就第一次的撞車(撞牆)。

  等自己有駕照後,第一台摩托車也是二手,記得是車齡七年吧。那時候雖然車身舊型,馬力遲鈍,但還是讓我滿足了乘風飛馳的夢想。因為二手車的關係,起步 的速度就比較遲緩,要很有耐心等到時速40公里之後馬力才可以快速往上升,而到了60公里左右就幾乎是極限了,所以自己習慣了這種慢吞吞的騎車方式,幾次 會跟同事借騎摩托車的機會,就驚訝於馬力猛勁的差異,雖然那時候心中的羨慕時常在腦海中徘徊,不過始終會告訴自己說:「還是安全點,慢慢騎」。

  過了幾年後二手車耐不住而報銷,第二台就直接買了台新車。雖說是新車,但也不是買市面上最新型的,挑選的還是以耐騎、不顯眼為主,一是怕被偷,二來也是擔心自己若找了台馬力強的,會克制不住自己想要騎快的欲望。

  後來發現,自己還是會不由自主的騎快車,但要騎快時的想法就會變的不太一樣,有點像是進入閃電霹靂車中所謂「0」的領域,所看的地方與東西會變的比較 遠,也比較廣。當時速開始由50公里往上升,自己會思考眼前所看的路線,怎樣走才是最快。自己騎車時也有一個習慣,就是若可以不按煞車就盡量不按,讓速度 保持在一定的數字上來跑,這樣一來你就要先去推斷那條路線是可以鑽、可以在車與車之間的隙縫中穿越。其實這是很危險的,自己會因為不想減低速度而去「預 測」,然而這也是所有車或產生的主因。道理都知道,但就是有時候會想要去賭一睹,去享受千鈞一髮的刺激。

  所以很討厭這樣的自己,尤其是自己年紀越大,某一時刻會越敢飆,但絕大部分都是到了尾速飆高時而畏懼退縮,就是所謂的怕死吧。記得以前還未滿18歲 時,自己與多年好友兩人結伴騎著小50出遊,那時候政策剛立法要戴安全帽,兩個人很乖的「帶」著安全帽,但卻看情形來「戴」。遇到凶惡的警察伯伯時就跑給 他追,兩條地頭蛇就在巷弄中鑽進鑽出,玩的不亦樂乎。所謂的年少輕狂就是這回事吧,總是被新鮮與刺激蒙頭,風險與危險拋諸腦後,現在回想起來,除了輕笑自 己的無知外,也慶幸自己的幸運。

  現在有機會開車,但也不會因為車越大而越敢飆,反倒是不愛開快車,我喜歡摩托車的輕巧,開車卻是有著不一樣的笨重與負擔。尤其是在市區開車受限居多, 三不五時就有測速照相、兩地三處就有警察站崗,說實在的可以飆快的機率實在低的可憐。到了高速公路上,時速80算正常,想要飆高,最高限速依舊在100公 里以下,搔到癢處就停止,令人不快,不悅。

  以前不解,為什麼賽車有人會看?有人會到現場看飆車?後來看到一篇文章提到:「喜歡在賽車場上看賽車的人,一部分是對於車種瘋狂,一部分是對車手瘋 狂,但絕大部分,是在等車禍的發生,對禍事瘋狂。」想想也是,若今天飆車、賽車場地上沒有圍觀叫囂的民眾,還會剩下多少人願意飆車?當你眼前飛躍是一幕幕 寬廣無際的道路、綠意行道的山路、喧囂馬龍的城市時,享受乘風的快感,速度對你來說,只是滿足喜樂的媒介,而不是追求刺激的工具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政偉/Rei/湛藍 的頭像
    政偉/Rei/湛藍

    紀錄-瞬間的永恆

    政偉/Rei/湛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